大健康产业需求井喷,这样做才能抓住那些正在生长的机会
医疗健康行业是一个要熬内功的行业,切忌贪大求全,要抓一两个细分领域做专业做透彻。 一家民营体检机构,征召300名医护精锐驰援湖北。动员令发出短短24小时,就收到2672份请战书。 这家民营体检机构就是美年大健康。3月20日晚,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在《中国企业家》“春播行动”的直播中讲述了这个故事:武汉各大医院的CT检查量已经超负荷,美年大健康迅速将自己的监测设备全部开放,并从全国抽调影像诊断医生和专家奔赴武汉。 一家民营企业,在疫情面前,一夜之间变成了“国家企业”,俞熔深感自豪,“也要感谢每一位员工”。但他感触更深的是,经此一役,大健康产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创新,把握好这个窗口期,他们有机会给民众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。 此次直播的嘉宾主持、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对此深有感触。2003年非典结束后,大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,对体检的需求井喷、筛查检查的要求也更专业更纵深。俞熔认为,这一次,需求端对健康的需求同样会大幅提升,而供给端相比17年前,已经不可同日而语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,将使大健康产业向专精方向发展,线上诊疗也将迎来契机。 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。摄影:邓攀 线下专精发展,线上问诊爆发 疫情之下,大健康产业需求井喷,但人们的要求也随之变化。 俞熔认为,从需求端看,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和消费投入都会加强,尤其是预防方面的筛查诊断需求会大幅增加。疫情同时是一次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,提升了大众对于健康预防、提升免疫力的认知。在需求增长的同时,大众对供给端的技术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 健康体检行业的未来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特点,一是会往专业和精细的方向发展,从泛泛的总体筛查到相对专业和精准的筛查;二是检查以后的需求变化和服务闭环的完善,比如健康管理、家庭医生等需求将进一步提升。 疫情期间,线下就诊困难,在线问诊发挥了巨大作用。俞熔认为,经此一役,在线医疗会有很大的成长,进入发展黄金期。当前政策已释放出加快扶持在线医疗业务的积极信号,民众对在线医疗也有了新的认知,接受度大大提高。未来,非疑难杂症尤其是慢性病的一些治疗场景,很大一部分将有望转移到线上,结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,很多相对常规化、标准化的医疗问题将通过在线问诊大大改善。 当然,线下诊疗仍然是整个医疗闭环中最重要的一环,大部分病种是需要线下诊断与治疗,比如需要做大型影像设备的一些病种、深度治疗和手术等,必须在线下进行。 大数据、新技术和中医药迎来机遇 2019年10月,阿里巴巴及两家关联公司以72.65亿元收购美年大健康16.16%的股份,颇受外界关注。 俞熔透露,阿里巴巴的组织能力、价值观很吸引他,对美年大健康很有借鉴,未来要借助阿里巴巴数字化的底蕴和经验,让健康体检变得更轻、更高效、更智能。 这正符合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。 俞熔判断,未来大健康产业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会越来越深入,随着制度规范,健康大数据的成长空间非常大。从公共卫生层面而言,这些数据具有公益、科研的属性,在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下,可以为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、配合国家做相应的科研开发;从个体服务而言,在得到个人授权的情况下,可以基于体检数据,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还可以延伸至慢病管理、健康保险等个人健康管理等。 俞熔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,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“人类在面临未知病毒挑战的时候,自身的免疫抵抗力尤为重要。”俞熔说,中医的核心理念是“治未病”,未病先防,疾病防变,病后防复,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,中医药的逻辑也是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,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和实践效果。他认为中医的未来一是在前端、预防端,提高人自身免疫力方面,二是在智能化与科技化结合,会有一些突出的创新机会。现在智能化设备已经可以完成“望闻问切”,跟数据库结合做一些单病种的诊断等等。 机会在医疗前端的细分领域 在投资方向上,俞熔会更专注于跟体检相关的上下游的新趋势和新技术,比如肿瘤、肺癌、胃癌、肠癌等这些健康权重危害比较大的重点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,以及体检后的健康管理、健康保险、特定领域的医疗服务。他希望能把预防的整体链条丰富起来。 大健康行业创业的门槛比较高,对人才、专业、资源以及政策的依赖程度都很高。俞熔建议创业者多关注在医疗前端的细分机会。 这次疫情暴发后,第一时间出来的是试剂盒。从创业的路径和周期来看,针对性的诊断类产品的响应速度是最快的。如果本身的技术背景,药物疫苗研发这种长周期的方向也是比较好的选择,但如果不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,早期的诊断筛查机会会更大。从后端来看,体检后的健康服务健康管理也有机会。 俞熔提醒创业者要先往小了做,医疗健康行业是一个要熬内功的行业,很多时候是靠信念、精神动力在支撑,切忌贪大求全,要抓一两个细分领域做专业做透彻。 俞熔判断,未来跟抗病毒疫苗治疗诊断相关的产业会有很好的发展机遇。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、抗病毒药物的研发,虽然全球都在快马加鞭在竞赛,但始终是有一个周期,所以在疫情之后,国家对于本土研发疫苗、抗病毒药物的企业也会加大扶持力度。 对国内企业而言,此时选择出海未必是好选择,而是应该加强对海外的服务能力,最好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,也满足海外的井喷式的对CT影像设备、呼吸机这些关键医疗设备的需求。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,医疗器械企业特别是大型医疗装备类企业,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。 健康码的应用也是疫情所带来的健康数据形态的深刻变化,在大众养成了使用习惯后,未来国家可能推动把健康大数据链接起来,相信会有很多新的健康大数据生态出现。另一方面,国家一定会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,这里面也会产生新的机遇。 |
相关文章: |